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纪念先烈,重温洛南县人民群众抗旱战天斗地的历史壮举,11月21日下午,西建大后勤校园生活中心、网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“凝聚洛惠渠精神 激发前行动力”主题党日活动。全体人员来到洛南县永丰镇先后参观了洛惠渠纪念馆、洛惠渠、洛南县红色教育基地,聆听事迹,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,并登上洛惠渠,重走这条凝集着洛南人民血与汗的“洛水丰碑”。
上世纪50年代农业社时期,洛南县人力、物力、财力资源匮乏,无法修建大型水利工程,大部分土地常年遭受干旱威胁,粮食严重减产,农村饥荒严重。1958年9月,人民公社化后,全县人民在县委、县政府的领导下,3000健儿满怀豪情,奔赴洛水上游,战风雪,斗严寒,炮炸老虎嘴,避开龙山岩,锉平鸡冠山,巧凿神仙洞,屡经艰险,于1959年秋完成石渠工程;同年初冬,又调集万名劳力开挖土渠,11月下旬工程初步告竣通水,取名“洛惠渠”。洛惠渠比闻名全国的河南省林县红旗渠还早两年开工。在洛惠渠的修建过程中,共有21名英烈牺牲,6名先辈受伤致残,百余名受伤。
随后,我们来到洛南红色教育基地缅怀先烈,这里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,在漫长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,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唐澍、刘志丹、徐向前、程子华、徐海东、刘华清、李先念、汪锋等103位共和国将军先后挥戈秦蟒、辗转洛水,发展革命力量,开展革命斗争,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和大批珍贵的革命遗址、遗迹,这些革命遗址、遗迹每一处都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,记载着洛南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和风貌。
洛水悠悠,惠泽千里,饮水思源,吃水不忘通渠人。洛惠渠是洛南人民利用自然、改造自然的生动实践,是洛南时代精神的见证。通过回顾历史、缅怀先烈,大家充分了解了洛惠渠事迹,深刻领悟了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不怕牺牲、顽强拼搏的洛惠渠精神。立足后勤服务保障,我们要进一步领悟并传承洛惠渠精神,坚定理想信念,端正工作作风,激发追赶超越的斗志,对标“双一流”,以师生满意为目标,打造高水平后勤保障。
文字:李晓佳 图片:田瑶